退市下的樓市攻防戰 (3)完
講左兩篇,其實最主要的一個佈局策略同金管局的所謂逆週期措施好類似,不過相反的係我地講緊落注的時間。 如果我地回想番上世紀九十年代,大家應該仲記得89年天安門之后,因為大家驚97所以好多人移民的低谷,至90年到96年,可以話係當個週期的第一春,我地故且叫呢一浪為A浪;而時至96-97年,樓市更加係痴左線咁爆,如果係呢段時間買樓就可能賺得多亦食得應,但係就有點音樂椅的味道,我地亦先叫呢個時段為B先;到98-03年香港就好似食左屎咁,一路衰到沙士,呢一段時期我地就叫佢做C好了。 A,B,C其實同所謂的economic cycle係同時段來的,因為某程度上香港的樓市同economic cycle係息息相關。之但係講樓市的時段我唔想扯落去economic cycle度,所以就用ABC代替。而到左2003年之后,其實樓市又係經過左同一個pattern的,由2004-2006為A,2007-2008係B,到2008-2009係C,之但係呢個浪就短左好多,原因係美國(及全球)推左個QE出黎。 好啦,回應番上文都講到而家所謂的減買債,對於我黎講其實目前我認為香港由2009-2013年呢段時間都仲係A浪而已,主要原因係QE的推動下樓價不停咁被貶值的貨幣沖L淡晒,加上講L到口水都乾的低息環境持續(到目前為止都仲係極低位),所以係A浪的大前題下,其實我做的就係要在A浪時盡可能擴大自己的版圖,買到多一個單位就多一個單位,因為主因係A浪下大市上望都係升的,呢D時間唔主攻,幾時主攻? 不過我相信好多人都會問,咁如果我上車仲買唔買,又或者我岩岩想買第二層,買唔買?呢個對於每個人的答案我覺得都會唔同,主因係大家認為play safe的position未必一致,如有D人借銀行200萬就要有100萬係手先覺得踏實,而我可能借200萬有20萬係手已經覺得足夠(係A浪的情況下),所以我不能從你的portfolio的出發點考慮。之但係,如果只從A浪黎講,我認為而家只係A浪的中尾段,所以如果你能夠係未來3個月都買到樓的話,我認為都仲係OK的。 當然,當我認為的A浪完成后,可能某一部份的人已經話會唔會其實而家係B浪,又或者你講乜L都好,總之之后就直接跳入C浪,即下跌的時間,我能夠講的係,我L知咩,知就發L左啦!!所以如果諗住黎拗的話就唔駛講,讓時間黎證明。而如果只憑我主觀的判斷的話...